经云发表不远热,攻里不远寒,岂虚语哉!经云∶尺寸俱浮者,太阳受病也。 又有初病起,外感寒邪,内伤生冷,内既伏阴,内外皆寒,或本真阴,误投凉药,使阴气独盛,阳气暴绝,以致病起手足厥冷,腰背强重,头眼眶痛,呕吐烦闷,下利腹痛,身如被杖,六脉沉细,渴饮不下。
如用此法脉不至者,必死。 三阳之头痛,身热,耳聋胁痛,恶寒而呕,在表者,已自不可下之。
无汗者,为伤寒。热入血室,有半表里证,头汗出者,小柴胡汤。
太阳病未解而欲下之,遂协热而利,心下痞硬,表里不解者,桂枝人参汤。眼胞忽陷,目睛直视,必难治也。
脉浮,发热,反灸之,必咽燥吐血,救逆汤。膈上有寒饮,干呕者,属少哕即干呕之甚者,非比干呕,则有声浊恶而长,皆有声而无物也。
咳而呕,心烦闷不眠者,水气也,猪苓汤。无嚏不可治。